长期以来,建筑市场资质管理领域普遍存在各类资质挂靠、造假等不规范行为现象,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从本质上来看,这些资质管理问题折射出建设工程领域存在严重的信用风险问题,甚至可以进一步延伸至招投标管理、工程款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等管理领域,如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围标串标、工程款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等。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作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信用风险的重要保障制度,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上的大力推动。此次,住建部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中提出“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加快推行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一方面再次肯定了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在防范和应对建筑市场信用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的快速市场应用。
建筑市场信用风险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的基石。建筑市场交易种类繁多,交易涉及面广,交易额大、周期长、变化因素多决定了建筑市场整体信用具有多层次,多变量的特点,客观上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
尤其,建筑市场信用环境与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量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源头即为相关建设活动主体的失信行为,因此分析建筑市场信用风险成因尤为必要。
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使交易变得十分复杂,具体而言:
业主方信息不对称
业主对承包商的真实能力无法提前知晓,只能通过招标过程中的资格审查、评标专家意见来进行了解,可能导致不具备相应建设能力的劣质承包商进入市场。
同时,业主方也无法及时、全面的了解施工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用料、施工标准、安全管理等,在低价中标市场环境下,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部分承包商通过降低用料、施工标准谋取利益,为项目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埋下风险隐患。
施工方信息不对称
施工方对业主也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如承接项目前并不清楚业主方的建设资金来源、企业财务实力、过往是否存在拖欠工程款现象发生等,盲目承揽项目,为后期工程款项发放带来巨大风险,进而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企业资金链断裂等风险问题发生,不利于企业稳定经营发展。
建筑管理活动涉及的责任主体众多,互相之间关系复杂。任何一个主体的责任缺失都可能引发相应的信用风险,影响工程质量安全,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业主方:拖欠工程款、强势更改设计、逼迫施工方追赶工期等;
施工方:偷工减料、擅自工程变更、不按设计施工、盲目追赶工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
监理方:吃拿卡要、监理工作流于形式、串通施工方降低施工标准、购置劣质材料谋取利益等;
设计方:降低设计标准、更改设计方案等;
综上,建筑市场信用风险成因,既包括市场活动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在于相关市场活动主体未能切实履行自身主体责任。
工程保证保险
如何防范应对各类信用风险?
工程保证保险,作为创新工程担保管理服务的重要方式,是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进的一类工程险种。一方面,作为创新担保方式,工程保证保险能够通过责任代偿,有效保证债权人合法权益不受债务人信用违约影响而受到损失;另一方面,工程保证保险创新引入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力量,参与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用风险管理,进一步有效防范和应对信用风险,强化项目风险管理能力。
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大量企业为了顺利承揽项目伪造工程业绩、挂靠企业资质、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等,影响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同时,也对工程质量安全造成风险威胁。
工程保证保险引入的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服务,会在承保前组织专家开展非定量的风险评估,依据投保人的信用等级、财务报表、历史承保记录等给保险公司提供建议承保、谨慎承保、拒绝承保等意见;并对投保企业和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规避意见,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书。这种保前风险评估实际上发挥着重要的市场准入筛选和风险预警作用。
进入施工阶段,第三方风险管理服务机构会针对相关活动主体的信用履约进行过程风险排查,通过定期巡查、风险辨别、风险追踪和风险建议,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事前预防和控制机制,从而有效防范如业主方工程款拖欠、施工项目烂尾、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相关信用风险问题发生。
实践证明,工程保证保险引入的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服务力量,能够通过覆盖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保前保后信用风险管理服务,有效对发包阶段和承包阶段的各类信用风险进行管理。此外,工程保证保险还能够通过“追偿权”,倒逼相关责任主体重视信用履约,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建筑管理。
工程保证保险创新应用价值
工程保证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信用管理工具,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有效规避信用风险,规范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行为,还在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创新应用价值。
传统工程保证金管理制度令建筑企业背负巨大的资金压力,严重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工程保证保险保函可以现金保证金,帮助企业释放保证金压力,大幅度的盘活了企业资金,节省资金使用成本,减少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
工程保证保险在投保前期通过信用调查、评估、审核,等信用风险管理方式,对投保方进行市场准入筛选,发挥市场准入原则,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同时,工程保证保险通过建立利率浮动的经济手段和担保机制的信用手段,可以助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能力,构建起行业内部的良性竞争机制,有利于推动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