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根治欠薪,吉林延边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平台近日上线

2021年06月04日

图片

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去年浙江省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启用企业工资支付监管平台,今年福建省上线欠薪预警大数据平台,都是地方落实条例的积极举措。


吉林延边也利用科技手段赋能根治欠薪,自去年11月启动了平台建设工作,并于近日上线了“延边州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平台”。其通过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旨在实现对农民工工资发放过程的可视化监测、数据化管理,提高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治理的精确性、智慧性。


图片

 

为充分发挥平台的“安薪”作用,延边洲构建了工程项目资源共享、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工资专户规范管理、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工资发放异常预警提示、企业诚信等级评价“六位一体”的智慧服务平台。


一、工资发放体系保障


为从源头上控制因工程款拨付、违法分包、转包等问题导致的劳资纠纷、恶意讨薪、工资拖欠等现象,延边州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银行代发制度、工资分账管理,完善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体系建设。


图片


建设领域的农民工工资来源于工程款中的人工费用部分,故建设单位不能及时拨付工程款或者工钱和工程款相混淆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延边洲以工资分账管理为路径,推动建设单位从源头上将人工费用从工程款剥离出来,对项目人工费用与其他工程款实施分账管理,确保拨付到位。

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或者承包单位将所承包的建设工程发包或分包给个人或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单位,而后者又雇佣农民工进行施工,则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有发生且难以根本解决的重要原因。对此,延边洲以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为手段,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开设专项用于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银行账户,减少工资支付环节。

此外,建设领域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不规范也是农民工工资拖欠情况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对此,延边洲以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通过实名记录施工项目实际进场人员、考勤情况,解决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确认难、工资核算难的问题。


二、工资发放异常预警


欠薪是整个工程建设承发包债务链中最末端的一环。为将农民工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延边洲以行业主管部门网络监管为保障,通过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平台强化了工资发放异常预警。


一方面,延边洲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平台汇聚了在建工程项目参建单位、人员、考勤、工资专户、工资发放以及银行专用账户、代发工资流水等信息,并通过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信息的自动关联,自动识别在建工程项目每一位农民工的工资发放情况,智能判断农民工工资是否按月足额支付。一旦项目工资发放出现异常,平台将发出提示。


另一方面,延边洲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平台还汇聚了人社、市场监管、税务、法院、住建等部门的数据,通过将工资支付信息纳入监管部门实时动态监管,并与行政处罚信息、工商处罚信息等进行智能分析匹配,亦能够判断欠薪隐患,对工程建设承发包债务链发出预警。


1

结合信息化精准管理、大数据智能分析,延边洲建设领域根治欠薪智慧服务平台强化了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将助力欠薪治理从“救火”向“防火”转变,切实维护农民工切身利益。


三、工资发放信用护航


无论理由如何,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总是“失信”行为。因此从本质看,加强信用建设是破解农民工欠薪的“治本之策”,也是更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根本所在。


图片


通过将工资支付情况载入企业信息信用记录,丰富信用评价维度;通过与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建立健全信用评价、联合惩戒等联动机制,智慧服务信息平台将推动全州建设领域企业诚信建设,成为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为实现动态信用监管,平台数据还将对接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平台,借助信用查询、信用发布、信用名片、认领认证等功能,帮助建设施工企业从传统的被动接受治理转变为主动珍惜信用,逐步构建不敢欠薪、不能欠薪、不想欠薪的失信惩戒网,营造良好营商风气。

2


不难发现,平台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以专户管理和银行代发为方式,以企业信用评价为导向,能够达到多功能预警需求,助力实现欠薪隐患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处置,辅助构建工程建设领域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溯的工资支付监管体系。


概而言之,延边洲全面提升根治欠薪信息化水平,构建了集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支付监控、专用账户开设、预警提醒、诚信体系建设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将有利于农民工按时足额领取工资、企业规范用工管理、职能部门实时监管、信用体系发挥作用。随着平台上线,未来延边洲还需打通各行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工程项目间的数据堵点,亦需打造市场主体自律、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司法联动惩处的工作体系,标本兼治破解欠薪痼疾。

携手并进,共建中国互联网产融信用新生态

  • 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9372号 浙ICP备18032966号

    工保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14~2024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400-800-5100 商务合作